mac os软件激活方式
UltraEdit
修改启动文件。
打补丁
1
printf '\x31\xC0\xFF\xC0\xC3\x90' | dd seek=$((0x92D370)) conv=notrunc bs=1 of=/Applications/UltraEdit.app/Contents/MacOS/UltraEdit
当年洋务运动时张之洞提出“中体西用,想要在不改变国基的基础上,师以夷技以制夷,终以失败告终,以国家计,兹事体大,难以运转,事终难成。 时过境迁,细似之,其必有可取之道。“修身治家齐天下”,古之治国之道,吾辈不敢苟同,查吾今日之道路,却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根本也,立身之本,终世践行,不可偏废也,所谓本事是也。
生存之道,活命之源也,顺合时势,以求安身立命,所谓技能,技术,能力,乃外在表现而。
二者不可偏废,无体则人如行尸,空有皮囊一副,枉来人事,信仰全无,空守根本(原则),不懂变通,终难得一席之地,难活于世也。 世人多本末难辨,以用为体,斯为苟活于世,而空乏本质,大道难明。
空有花架,而无内涵者多,明人观之,空有架势,华而不实者多。哗众取宠,重架而不重功,老来一场空。
有点儿Django经验的人应该都遇到过这种问题:有一个通用的模型,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,去关联对应的模型。 通常的做法是:模型中有个类型的枚举字段,然后再搞个relate_id来存储相关联的模型id,然后通过逻辑,再去获取相关数据. 其实使用Django 自带的content type来解决这个问题,是非常容易的。
这个模型很简单,但是很好的一个东西
1
2
3
4@python_2_unicode_compatible
class ContentType(models.Model):
app_label = models.CharField(max_length=100)
model = models.CharField(_('python model class name'), max_length=100)
一天时间排序,规律生活每一天, 习惯了就不存在什么坚持不坚持,不需要思考,就该这么做.
习惯去做一件事,没有痛苦,只是随心而行,乐在其中.
7:00 | 7:30-8:30 | 8:40-9:30 | 9:30-20:30 | 20:40-21:20 | 22:00-23:00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 | |||||
起床-洗漱 | 练拳-读经典 | 地铁-听新闻,经典启发 | 正常上班 | 地铁-读英语,背单词 | 练拳-思考,静下来 |
7:00 | 7:30-8:30 | 8:40-9:30 | 9:30-18:30 | 19:00-19:40 | 20:00-21:50 | 22:00-23:00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 | ||||||
起床-洗漱 | 练拳-读经典 | 地铁-听新闻,经典启发 | 正常上班 | 地铁-读英语,背单词 | 吃饭,书,github,写点乱七八糟的东西 | 练拳-思考,静下来 |
mac 快捷键的一些奇淫异巧
key | 用途 | |
---|---|---|
command + control + space | 使用emoji键盘 | |
command + space | spotlight(搜索) | |
command + delete | 放入回收站 | |
fn + delete | 反向删除 | |
control + 👆 | 显示窗口的打开的程序 |
key | 用途 |
---|---|
shift + command + g | 文件夹跳转 |
command + o | 打开文件 |
command + z | 撤销 |
command + x | 剪切 |
command + c | 复制 |
command + v | 粘贴 |
command + a | 全选 |
command + s | 保存 |
command + f | 查找 |
key | 用途 |
---|---|
command + shift + 4 | 截取所选屏幕区域到一个文件 |
command + shift + 3 | 截取全部屏幕到文件 |
command + shift + control + 3 | 截取全部屏幕到剪贴板 |
工作代码和自己写的一些代码总会混合在一起,公用一个安全key,无法完全分离自己的代码环境和工作的代码环境。 分离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不同的ssh-key, 代码哪怕同一个仓库也是可以分开的。
我们的ssh-key,默认路径是~/.ssh
ssh-keygen 命令是用来生成秘钥的,刚装系统大多都没有生成,都是自己生成的。
1
2
3ssh-keygen -t rsa -f ~/.ssh/id_rsa_new
-t 指定加密方式
-f 指定秘钥生成路径及名字(公钥私钥对),默认会覆盖
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,更古不变的真理,为权为利,兄弟相争,同胞反目。到头来,空留骂名,终归黄土一剖。 难道这就是活着的意义,佛道两教本所追求的终极修行大道,本为无为不争之境界,奈何多少人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,我想终归还是背离了核心宗旨。 修行,生活中无处不在,与世无争或许只是空谈理想境界。
不妨把这个过程,当作是修行的一个途径,
世事万千,皆看破,或许只是自己的妄念,太重果,反而求之不得。 自认为,看破世间万千因果,到头来,却被周身琐事所纷繁缠绕,无法自拔。任其百家思想,诸子学术,皆从有为中修行无为。 有无之间,是非之间,对错之间,一时一地,所想所思而已。《庄子》齐物论,便是此种思想之精髓所在,老子无为,思想堪称发挥淋漓尽致。 在看《逍遥游》,尺度决定见地,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”实乃经典中的经典,达不到那个位置,永远无法理解其所思所想,有人说“人生成长的过程,其实就是不断承认自己是傻逼的过程”,怕是与庄子的论调有异曲同工之秒吧. 没有经历过,脑补出的结果,终归于笑谈。眼界达不到,就不可能想到,正所谓: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不同阶层也都有不同的忧虑,庄子说“无待才能真逍遥”,确实如此,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,是呢,我又站在我的角度去思考了,可以达到“无待”之境,早已达到至人境界,生死业已看破,何须如此顾虑。
期望有朝一日真的能够看破,又谈何容易,处在社会最底层,所思所虑都还停留在温饱问题上,又何德何能,有何资格去思虑看破的高度,身边琐事都搞不定,都能让你心无旁骛,彻底沦陷。最简单的一关都无法通过呀。
常有感慨,世间万物,皆归于自然,我于自然自然于我,又何分彼此,百年之后,诞生之前,终归于自然,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物质转化而已。万千烦恼,化归千万银丝,究竟是何种力量引我前行,凡此种种,皆有定数,道家说“这是自然规律”,佛家说“这是因果报应”,其实呢,我总结为“世事之间影响,一件事的发生,必然伴随另一物质的改变”这就是“道”,古人常说“识阴阳之造化,便可预知未来之变化”,不就是看破自然规律,掌握物质之间的联系,一通而白通?
原则是能让机器做的事情,就不要自己做了,简化一切,计算机就是拿来给我们偷懒的。 发微博,还要打开浏览器,你out了,几十行代码搞定的事情。
模拟浏览器行为,让程序控制浏览器,看着就爽
装一个
1
pip install selenium
对了,啰嗦一句,好像是要装chromedriver来着,我用的arch linux 装chromium的时候就已经带了这东西,chromium 应该都是自带的。 windows咋弄,自己去度娘吧,我太长时间没用过win了,懒得折腾(win的环境真的无力吐槽)
理论上应该是下载下来就一个文件,直接就可以用的。
tag:
缺失模块。
1、请确保node版本大于6.2
2、在博客根目录(注意不是yilia根目录)执行以下命令:
npm i hexo-generator-json-content --save
3、在根目录_config.yml里添加配置:
jsonContent: meta: false pages: false posts: title: true date: true path: true text: false raw: false content: false slug: false updated: false comments: false link: false permalink: false excerpt: false categories: false tags: true